五脏相关知识
《素问·五藏别论》曰:“五藏者,藏精气而不泻也。”
在中医学上五脏指的是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这五脏,五脏的主要功能为藏精气。 五脏之间在生理功能上有着相互依赖、相互制约的关系。它们之间必须相互协调,才能保证人体的健康状态,否则就会出现各种病证。
肝
肝,排毒之源。
肝位于人体右胁下,主要具有藏血、疏泄等功能。
①藏血
古代著名医学家王冰曾经这样说过,“肝藏血,人动则行于诸经,人静则血归于肝藏、肝脏是一个藏血“宝地”,当人体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,如人体卧床休息时,人体需要的血液量较少,这样大量的血液就会进入肝脏中,肝脏就成为储备血液的仓库。当人体进行活动时,如进行体力劳动或体育活动时,人体需要较多的能量和氧气,此时人体就需要较多的血液;于是,肝脏中储备的大量的血液就会输出,以保证人体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。由此可见,肝脏发挥着“聚血盆”和“血液量调节器”的双重功效。
②疏泄
肝气具有疏展、柔和的功效。
肝的疏泄功能一方面可以调畅脾胃的气机,另一方面还可以调节人体的精神状态。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出现异常,则很容易造成脾胃功能异常、心情烦躁、易怒、失眠等不良症状的出现。
③肝的其他功能
由于肝有藏血、疏泻这两大功能,使得肝还具有了养筋、养目等功能。
心
心位于胸中央偏左,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枢纽,主要具有推动血行、调节神志等功能。
①推动血行
血液是为人体提供营养的物质,血液是在脉中运行的,只有保证血液正常运行,才能及时而充分地为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提供营养,而心脏是推动血行的主要动力,如果心脏功能衰弱,血液的运行就会受阻。人体就会出现营养不良、面色苍白、脉搏较弱等不良症状。
②调节神志
精、气藏于心,而神是精、气的综合表现,因此,心具有调节神志的功能。如果心发生病变,则很有可能出现健忘、失眠、精神混乱等不良症状。
③心的其他功能
心与汗液的分泌息息相关,汗液是津液在心的作用下化生的,最后通过皮肤排出体外;心内的气血与舌相通,正是在心的作用下,舌的各项生理功能才能保持正常,如果舌头出现舌尖发红、糜烂等异常,则有可能心功能出现异常。
脾
脾位于中焦,主要具有运化、营养肌肉、统血等功能。
①运化
脾主要对水谷进行运化。首先,脾是胃的消化助手,它能促进胃对食物的消化;另外,脾还对水谷所产生的营养物质进行吸收、运输。水谷经过胃的消化后可转化为能够被脾吸收的营养物质,脾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后就会将其运输到肺,然后再通过脉运输到人体内的其他部位,为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。
②营养肌肉
水谷中的营养物质被脾吸收后,其中的一部分营养物质被输送到肌肉中,肌肉就能得到充足的营养,这就为肌肉丰满、结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③统血
脾能够运化水谷,而水谷是生化气血的根源,因此,脾能够统血,调节血液的运行,使得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,从而有效避免血液外溢。
肺
肺位于胸部中央,且高高在上,比任何脏腑的位置都要髙。
具有主气、通调水道等功能。
①主气
人体进行呼吸,即从自然界吸人新鲜的空气,呼出体内污浊的气体,都离不开肺。正是在肺的作用下,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呼吸,才能吐故纳新;肺吸收的气体和水谷化成的精气能够在人体内合成为宗气,此种气一方面能够调节人体内各个组织的生理活动,另一方面还能调节人的呼吸、声音。
②通调水道
肺能够调节水分在人体内的运行,使得水液运行通畅,从而有效促进水液的新陈代谢。如果肺的功能出现异常,则容易出现小便不利、水肿等问题。
③肺的其他功能
肺与人的鼻关系密切,鼻是肺气出入人体的通道,它的功能也会受到肺的影响。如果肺功能正常,则呼吸顺畅,鼻的各项功能也比较正常,反之,鼻的功能易出现异常。肺还能通过发挥通调水道的功效滋养体表的皮毛。
肾
肾位于腰部,主要具有藏精、藏水等功能。
①藏精
肾中所藏之精,主要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种。先天之精是生命的本源,由父母遗传,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、繁殖后代的功效;后天之精是由人体摄取的食物化生而成,能够为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提供充足的营养。
②藏水
肾能够调节人体内的水分,它能温煦水液中的津液,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;它还能够将体内多余的水输送到膀胱,并最终通过尿道排出体外。
③肾的其他功能
肾还具有滋养骨骼、促迸大脑发育等功能。
肝与肾的关系
肝与肾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,主要病机特点为阴阳失调、精血亏虚、藏泄失司。 肝肾阴阳,息息相通,相互配合,相互制约,协调平衡。
在病理方面,肾阴不足,可致肝阴不足,形成肝肾阴虚,阴不制阳,则肝阳上亢,称为“水不涵本”;反之,肝阴不足,下汲肾阴,亦可形成肝肾阴虚,阴虚阳亢。
肝藏血,肾藏精,精能生血,血能化精,精血同源。肝血不足,可致肾精亏损,而肾精亏损,亦可致肝血不足,形成肝肾精血亏虚。
症状可见耳鸣耳聋,视物昏花,女子经闭,男子精少等。 肝主疏泄,肾主闭藏,肝肾之间藏泄互用。肝失疏泄,肾失闭藏,藏泄失于协调,皆可导致生殖之精贮藏、排泄异常,导致女子月经失调,男子排精紊乱。
肝与胆的关系
胆寄于肝,肝胆相为表里。
肝与胆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,主要病机特点是胆汁分泌排泄不利和精神情志异常。
胆汁的分泌、贮藏、排泄,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。肝失疏泄,可以影响胆汁的分泌排泄;胆的功能失常,胆汁的贮藏、排泄障碍,也会影响及肝。
临床常见的肝胆湿热病机,即湿热蕴结肝胆,肝的疏泄失职,胆的贮藏、排泄胆汁不利,出现右胁胀痛,腹胀,口苦、厌油腻,恶心呕吐等症状。胆汁外溢,又可见黄疸。 肝主谋虑,胆主决断。肝胆病变,可发生精神情志异常,出现虚烦不眠,噩梦纷纭、胆怯善恐,触事易惊等。
圣元2020全新推出身体养生类产品——植萃舒缓修护套盒,蕴含艾叶、依兰、青蒿、乳香、当归等多种珍贵中草药植物精华,疏通人体经络,呵护五脏,内调外养,排出毒素,安神助眠,润滑肌肤,保健养生。
服务热线

地址: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585号鹏景大厦七层

官网二维码
圣元美容生物科技(广州)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59413号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深圳
- 在线咨询
- 咨询热线 18126755122
- 我要留言
- 返回顶部